本团将带您游赏“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”梅州大埔!年2月27日-3月1日,广东电视周报梅州大埔原生态美食之旅即将出发!三日两夜,五正一早!原价元,现仅需元!赏明代坪山梯田恢宏油菜花美景;观三河坝三江汇流壮美景致,缅怀朱德元帅丰功伟绩;畅游中国客家博物馆、黄遵宪故居古建筑群;参观叶帅故居,追忆叶剑英元帅伟人一生;品尝“中华小吃之乡”大埔特色小吃,了解源远流长中原“粄”文化——笋粄、腌珍珠粄、芍菜粄、煎艾粄、算盘子!更特别安排地标餐厅星园盛宴,感受百年围龙屋内的客家传统美食!本次美食团将由主编记者亲自带队,更有神秘明星随团同游!抽取价值元的果珍有酵酵素、元的澳洲fanhealthy无醇香槟、68元柚通柚美冰糖柚子蜜、50元的大埔小吃礼盒以及潮流兴生榨椰子汁、潮州扬航蛋卷等丰厚奖品,人人有份,永不落空!期或期《广东电视周报》畅游天下版印花,可获返现5元!报名—或,“乐游会”会员推荐新人可获奖金!名额有限,赶紧报名吧!
部分奖品一览
大埔“赞粄”小吃礼盒
柚通柚美冰糖柚子蜜
客家先民原聚居在中原黄河流域。当时,其语言、文化、饮食等均与中原汉人完全一样,因为他们原本就是正版的中原汉人。约在晋朝永嘉(公元年)年间,黄河流域部分汉人因躲避战乱,南徙渡江,至唐末(九世纪末)以及南宋末(十三世纪末)又大批过江南下至赣、闽及粤东、粤北等地,被称为客家,以别于先来的居民。后来,他们又部分迁至湖南、四川、广西等地。这些客家人迁徙南方后,根据南方的气候条件和当地人民的生活、生产及风俗习惯,融合原风俗与南方风俗,创造出一种新饮食文化——客家饮食文化。
客家菜的口味,不求清淡而求浓郁、酥香,原因是客家地区相对寒冷,人体需要吸收较多的能量和蛋白质。客家人还擅长制作传统小吃,小吃取材广泛,加工独到,风味独特,品类繁多,为客家人钟爱。客家菜肴大都保留了中原菜肴的风格,只是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,经过客家人的不断改造和创新,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。
梅州大埔美食之旅还差你就出发啦!跟我们一起遨游在美食的海洋中吧!
盐焗鸡:骨肉鲜香风味诱人
盐焗鸡是广东久负盛名的一道特色传统佳肴,也是广东本地客家招牌菜式之一,流行于广东梅州、深圳、惠州、河源等地,现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经典菜式,特别是在广东籍华侨集中的海外地区久负盛名。味香浓郁,皮爽肉滑是它的口味特点。盐焗鸡还含有大量钙、镁等微量元素。因此,盐焗鸡不但是一美味,而且十分健康,对人体大有好处。
关于盐焗鸡的制作方法,相传着一段有趣的故事:从前梅州长乐(今五华)有一个商人,为人谦恭诚实,游走于岭南各地,以贩卖日杂食品为生。梅州长乐(今五华)商人信誉好,交游广,结交了不少以诚相待的朋友。这一年年关,梅州长乐(今五华)商人完成一次货物贩运,还采购了一批当地特产准备回家。当地朋友情重,特地以一肥鸡相送。此鸡名曰“三黄嫩鸡”,乃当地特产,十分难得。梅州长乐(今五华)商人便欲带回家给妻儿尝尝,但梅州长乐(今五华)路途遥远,活鸡不易携带,于是他便将鸡宰杀制成白切鸡,用盐包封在包袱里。行至半途,前不着村后不着店,梅州长乐商人决定就地露宿一宵。安顿之余,眼看天色渐暗,肚子饿了起来,吃干粮又不解馋,梅州长乐商人便从盐包里掏出白切鸡,与随从烤着吃。出乎意料地,大家发现这样弄出来的鸡肉味道非常好,齐声赞叹。长乐商人心细,留了几块,带回家给妻儿品尝。妻子是厨艺高超,尝试后亲自依法泡制,“盐焗鸡”诞生了。
梅菜扣肉:肥而不腻软糯可口
梅菜是客家传统特产,色泽金黄,香气扑鼻,清甜爽口,不寒不燥不湿不热,被传为“正气”菜,而久负盛名,据说它与盐焗鸡、酿豆腐同时被称为客家三件宝。梅菜扣肉中的五花肉肉质软烂,肥而不腻,梅菜浓郁芳香。当你咀嚼一块,满嘴流油的时候,你会感觉它一点不肥腻。梅菜吸油,五花肉又会带着梅菜的清香,松仁的醇香,梅菜、松仁和肥五花肉的搭配真的可以说是恰到好处。
客家酿豆腐:汤汁醇厚鲜嫩滑润
客家酿豆腐久负盛名,是客家三大名菜之一。传说酿豆腐源于北方的饺子,因岭南少产麦,思乡的中原客家移民便以豆腐替代面粉,将肉塞入豆腐中,犹如面粉裹着肉馅。因其味道鲜美,于是便成了客家名菜。酿豆腐鲜嫩滑香、营养丰富,是客家人过年的保留菜式,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。
笋粄:粄皮有韧劲馅料很鲜爽
客家先民,从中原迁移到南方定居,他们也带来中原饮食习惯,逢年过节都要包“饺子”,但定居到南方,当地不产小麦,因而弄不到包饺子的面粉,聪明的客家人把当地种植的山芋、薯根制成淀粉作面皮,用当地盛产的竹笋、香菇、以及肉料变通制成形似“饺子”的笋粄,作为节日贺岁食品,这样,笋粄就形成久负盛名的客家小吃。可以说,源于中原饺子的大埔笋粄是客家人运用智慧,在穷困艰辛的环境中创造出的在精神和口味上双享受的客家美食。
美食有了故事,便立刻生动起来,让人更加向往。大埔笋粄制作包括粄皮和内陷两部分。粄皮是以薯粉为原料,配以适量的芋头或甘薯,制成薄薄的小圆形粄皮;内陷则以半肥瘦猪肉及竹笋为主,切碎后再配上虾米、香菇、鱿鱼丝、胡椒粉等;然后用粄皮包裹住肉馅,捏稳封口成半月形,蒸熟后加上佐料便可食用。
艾粄:清香回甘养身佳品
客家人自古以来就重视传统风俗,每逢清明,不管是在远处的游子,还是离家乡不远的人,都要赶回老家,同父老乡亲一同祭拜先人。清明也成了客家人合家团圆的日子。在祭祖扫墓之际,客家人会顺手在郊外采摘一些野生艾草,回家做成艾粄。由新鲜艾草做成的艾粄简直就是美味佳肴,好吃又充饥。口感劲道且味道十分清香,但又带有一点苦味,苦中又蕴含着甘甜。令人回味无穷,口齿留香。用艾草做成的艾粄不仅可以祛风祛湿,还有驱除体内寄生虫的奇效,最适合天气潮湿的春天食用,有句俗语叫做“清明前后吃艾粄,一年四季不生病”。就是形容艾粄祛湿补气的功效。
算盘子:精致美味寓意吉祥
算盘子,是大埔县颇负盛名的客家菜。它是用煮熟的芋头与粉搓匀做成一粒粒的算盘子样,算盘子珠圆玉润,口感不仅滑爽,还有些许Q弹。加肉末与香菇之类自己喜欢的蔬菜炒熟,可做菜亦可做主食,非常入味好吃。因为算盘子‘珠圆玉润’的形状,也是很多客家人过年必不可少的小吃,象征团团圆圆。借‘算盘子’也祈盼自己来年更加精打细算,财源滚滚。
星园酒家:百年围龙屋内的正宗客家菜
梅州市区剑英公园边有一家隐藏于巷弄中的百年围龙屋——承德楼,是梅州市内保存最完好的典型客家传统民居之一,如今由承德楼梁家的第四代传人在经营一家正宗的客家酒楼,名为星园酒家,据说梅县籍的曾宪梓先生每次回家乡,必定会来此用餐。
承德楼(星园)酒家至今已经营29年,声名远播海内外。承德楼的设计十分有趣。承德楼前有风水池,后有风水树。因梁公生有六子,所以风水树为六颗,厨房也是六间。风水树前的“龙厅”,是家里地势最高之处。十二厅八井十八堂,皆“围龙”而建。在梅州吃客家菜,体验客家风情这里是个非常好的选择。在这里就能品尝到所有客家特色菜,盐焗鸡、梅菜扣肉、水晶扣肉、鱼肉圆子、酸甜玻璃猪肠、炒山坑香螺、炸芋蓉等,特别是客家大盆菜、客家娘酒鸡更是获得了梅州传统十佳名菜之称号。从客家传统菜到河鲜,到农家节气小吃(如味窖粄、红发粄、清明粄、芥粄等),再至田间野菜,都能让来客一饱口福!
大埔小吃文化城:让舌尖遨游在客家小吃的海洋
大埔是“中国小吃名县”,境内有余风味各具的小吃,既囊括咸、肥、香、熟的本土特点,又体现自身精工细作、口味怡人的独特格调,彰显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内涵。而在大埔小吃文化城内,这些美味的小吃都能品尝到。大埔小吃文化城投资万元,建筑面积平方米。采用围楼、浮雕等元素凸显大埔历史、人文、民俗等悠久文化,展出可口美味、各有千秋的本土小吃。小吃城内古色古香的仿古木桌板凳,让我们仿佛穿越时光隧道,在餐饮前台,发粄、粟粄、笋粄、肉丸、煎豆干、叶子粄等近百款美食琳琅满目,诱人垂涎。小吃城服务员统一穿着客家传统碎花布衣,服务热情周到。在大埔小吃文化城内,游客们不仅可以品尝到美味正宗的客家小吃,还能参与小吃制作体验!更有厨师现场制作美食,肥而不腻的忆子粄、香滑顺口的算盘子、鲜美可口的珍珠粄、润泽松脆的鸭松羹接踵而至,令人应接不暇,大饱口福……
日程安排
第一日:广州—河源午饭—大埔三河坝起义纪念碑(安排讲解)—入住大埔四星级瑞锦酒店—大埔小吃文化城抽奖晚宴;
大埔三河坝起义纪念碑
第二日:退房—大埔坪山梯田—坪山梯田午饭—大埔旅游服务中心陶瓷博物馆及特产体验—梅州中国客家博物馆(安排讲解)—梅州围龙屋星园酒家晚餐—入住梅州市区田园大酒店;
大埔坪山梯田
第三日:退房—早餐自理—梅州叶剑英纪念园(安排讲解)—雁洋午饭—返回温暖的家
叶剑英纪念馆
报名及相关事宜:
出团时间:年2月27日-3月1日。
2月27日上午7:00从广东电视台准时出发,3月1日傍晚返回广州。
报名截止时间:年2月24日下午17:00
报名-或
前往方式:集体乘大巴前往
集合地点:广州市环市东路号广东电视台正门水池边
特惠团费:原价元,现仅需元
报名费请汇入:
开户银行:中国银行龙口西路支行
账号:
开户名:王丹妮
本美食团由广东熊猫国际旅游有限公司主办本团只包含第二日早餐,第三日早餐请自理。
报名规则:
1、拨打报名热线报名确认,随后将团费打入报名账号,并取得银行给予的回执。名额有限,报完即止;
2、购买第期或期《广东电视周报》,剪下“畅游天下”版招募令文章右下角的印花,持交款回执于活动当日交予旅行社工作人员,可返还5元现金。(每张印花只限一人返还5元,复印无效)
特别鸣谢
叶剑英纪念园
大埔瑞锦大酒店
大埔小吃文化城
大埔坪山梯田
大埔柚通柚美特产
潮流兴椰子汁
扬航蛋卷
澳洲无醇香槟
长
按
关
注
解锁更多精彩内幕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