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时候趣事——扯猪草
文/谢长民
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农村里面家家户户都会养猪,那时候粮食珍贵,都舍不得用太多的大米喂,大家只能要小孩去野外扯猪草。
那时候赚钱的方式很少,养猪成了家家户户的主要赚钱方式,猪肉可以卖钱,如果过年杀猪,还可以做腊肉,猪的肥瘦,也决定了来年一家人菜里面油水的多少。猪油炒出来的菜也特别香,比现在的植物油炒的菜更美味。
一到放学,吃点剩饭,三五成群,带上镰刀,背上竹篓,急冲冲地去扯猪草。猪就是来年的学费和一家人的希望。肥肉是大家最喜欢的,瘦肉不解馋,要想把猪养肥,那就要多扯猪草,只有付出更多才能有好收获。当看到大腹便便的肥猪,一家人就会喜笑颜开。
无芥菜、车前草、老艾、麻叶、马齿苋等,菜地边、田埂上,甚至山上的很多嫩树叶也可以做猪草。
马齿苋
无芥菜是我最喜欢的猪草,立春后,那些田里面,到处都是,开着小黄花,风一吹,花枝招展,好像随时欢迎我们去扯。它还可以跟糯米一起做成粑粑,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,一个野菜做的粑粑,成了充饥的好东西。
有童谣为证:无芥菜,花花莲,做个粑粑也清甜,妈妈要你多恰个,嫂嫂叫你少恰个。嫂嫂嫂嫂你莫嫌,我冇用你一分钱。
农历的二月底三月初,那是春回大地、草长莺飞的季节,猪草漫山遍野都是。油菜花也开了,金黄的油菜花在微风中迎风飘舞,煞是好看,勤劳的蜜蜂也在花丛忙碌着,油菜地里的猪草也是最茂盛和鲜嫩,也是猪最喜欢吃的食物。只要一会就扯上满满的一背篓。扯完猪草,大家就在油菜地里捉迷藏,一人多高的油菜,人走到里面随便一躲,根本就找不到人,只看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,人和自然形成一幅美好的画面。
红薯叶
进入夏季后,嫩绿的猪草少了,这时候田里也是禾苗,地里基本是红薯,是猪草比较难扯的季节。记得有一年夏季,天气炎热,和几个小伙伴偷偷跑到山塘游泳,在那水里特别舒服,所以就一直不想出来,结果天快黑了才恋恋不舍的从水里走出来,可想而知,没时间扯猪草,然后几个小伙伴一商议,去人家地里偷红薯藤,上面用一点点猪草盖住,下面全红薯藤。
晚上沾沾自喜地回家,结果母亲剁猪草的时候,看到都是红薯藤。严厉地问我:“这是从哪来的。”我不敢做声,结果被母亲用竹笋炒肉(用竹枝抽在身上,我们老家叫竹笋炒肉),狠狠地修理了一顿,夏天只穿短裤,抽在腿上特别疼。母亲边抽边说:“让你偷,让你学坏,小时候偷针,长大了偷金,好的不学去学坏。”从此再也不敢偷人家的农作物当猪草。
秋天,猪草更少,但此时是把猪育肥的季节,红薯也能挖了,红薯是催肥最好的猪食,猪肥不肥,就看家里红薯多不多了。扯猪草的任务就变成了每天放学去地里挖红薯。
厚皮菜
冬天基本是没猪草,萝卜和厚皮菜是小猪催苗的好东西,很多的人会在这个季节买上奶猪回来,为明年的丰收做准备,此时扯猪草的任务就拔萝卜和劈厚皮菜。当然过年的肥猪还是以地窖的红薯为主。
一年下来,看到猪圈里的大肥猪,心里美滋滋的,功劳簿上也有我的一份。杀猪的时候,卖了钱,母亲有时也会给我做一件新衣服,穿上新衣服那一刻最开心,所有扯猪草的辛劳都因为一件新衣服而忘得一干二净,穿上新衣服在村里到处炫耀。
现在很多的猪草已经成了美食或者茶,艾叶粑粑、水密花粑粑、凉拌马齿苋、车前草凉茶。到出产的季节,漫山遍野的人都去扯,当然不是用来充饥,也不是用来喂猪,而是用来提高生活质量,品尝新鲜的滋味。
老艾
最神奇的要数老艾,艾叶从当初的普通猪草变成了现在的“神药”,被一些没有良知的商人把功效无限放大,什么病都可以治。
转眼间,母亲已离开我们十三年,我也多年未扯猪草,每每想起这些,我都深深地感激,是母亲的严厉教会了我从小要诚实守信。
现在有些农村地区也禁止单独养猪,扯猪草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,养猪场养出的饲料猪,肉很柴,再没有以前那种味美鲜甜,又因为非洲猪瘟的影响,这两年的猪肉价格飞涨。不知什么时候能再吃上既美味又便宜的猪草喂养出来的猪肉。
年11月3日晚
谢长民写于东莞
谢长民:隆回岩口镇人,年出生,高中就读于隆回四中,年毕业于湖南大学,会计专业,现在在东莞一家公司做财务经理。平时爱好看看阅阅、写写画画,把情感寄托于浩淼文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