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酒的滋味

白癜风预防 https://m-mip.39.net/nk/mipso_4632474.html

去年的梅子酒

如今想起来,小时候我应该是没有见过梅树的,然而对于梅子的名目并不陌生。“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。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”,这样的诗,在很小的时候已经背着了,虽然梅花是什么样,那时候的我们并不知道,但这无损于我们对梅花的想象,只道是很美且很香的了。年年五六月间,黄梅雨接连地下起来,下到家里晾衣裳的竹篙上披满了潮湿的褂子裤子,抽屉里爸爸的《农村百事通》上也泛出薄薄一层淡绿的霉来,我们知道这是梅子熟了时候的雨。村子里录音机天天放着黄梅戏,我们不知道湖北黄梅这个地方,但明白“黄梅”两个字,肯定是“黄了的梅子”的意思没错了。

说起来我们乡下多田野,多山头,田间却不大有树,除了塘埂上偶尔自生自发的乌桕树,就什么突出的东西也没有了。我长大后看见别人家乡的照片,春天油菜花田和水田相间的田埂上,一树白花似雪,心里简直要起了惊呼,羡慕那一棵好树,而且知道多半是一棵果子树。我们的山上多毛竹,多杉木,终年多绿,春天里偶尔一棵檫木,在暗绿的背景里开一树洒落的黄花,或是一棵白花檵木,一棵山矾,一丛映山红,在绿的背景前跳脱出一点白或红的颜色,也是好看的,只是没有什么果子树。村子里偶尔一两棵野生的毛桃和人家种的梨子树、樱桃树,再求别的能吃的果树,是一样也没有了。只有结着不能吃的翅果的枫杨长得高大,塘边屋拐随便就是一棵。

我们小的时候假如想吃水果,就只有等待夏天县里园艺场的人开着拖拉机来,车斗里一麻袋一麻袋新收的梨子,我们用家里刚刚晒好的稻子去换,一斤稻换一斤梨子,换一篮子回来,吃一两天。或是秋天时候,我们四阿姨家有一棵橘子树,我们到她家玩,总盼着能碰到橘子正好成熟。但能碰上的时候总是很少,这时候我们只能摘旁边一排枸橘果子树上圆圆的果子来玩。枸橘即是“枳”,我们那里的人不嫌其烦,称为“枸橘果子”,因为长着许多坚硬的长刺,常常用来栽作菜园的篱笆。枸橘树很容易结果子,一结就结满了,圆滚滚的绿果,如乒乓球大小。这果子却太硬太酸了,几几乎没有肉,不堪吃,因此很遭小孩子的嫌弃,结了那么多果子,却不能吃,简直是欺负人了!我们把枸橘果子摘来当作球玩,在地上滚来滚去,它绿得发翠,皮上布满麻子的脸一样的麻坑。有时候我们不甘心,硬剥一个来吃,舌头伸得老长地舔一下,感到它又酸又苦的味道,赶紧“呜哇呜哇”扔掉。等到秋天,假如枸橘果子还没有完全被小孩摘掉,树上也会剩下几个,在棘刺间变作一种蒙茸的黄色,也有一点画意,只是乡下的人不曾在意。枸橘果子慢慢在枝头变得干巴巴的,变得更小,连鸟雀都不来啄。

所以许多水果我小时候非但没有吃过,连见也没怎么见过。初中时有一次看言情小说,里面的女主嫁给了一个富家少爷,这个富家家里有一片梅林,女主的日常消遣就是和男主(也即夫婿)在梅林里散步,喝梅子酒,一起去偷家里地窖里“十来桶的桂花甜梅”吃。因为小说里着墨太多,以致我看完很久以后,还时不时回想起那十几桶的甜梅子,想着该是多么好吃的东西啊,至于这类小说里男女主角一贯坚定不渝的恩爱,反倒并不在意了。

大一时班级曾有过一次春游,是去苏州郊外的东山游玩。东山的名胜是梅花,然而那时时节已经很晚,梅花早已谢尽,结出梅子来了。那一次春游乏善可陈,唯一给人留下美好印象的,是那里农家自制的腌青梅。包装十分简陋,小小的方形塑料袋封着,一袋里十来颗梅子,要价一块钱。我们受一位前些时来过的同学所托,帮她买了几袋,自己也买一袋。回去路上拆开来吃,才发现意外地好吃,腌好的青梅深绿清脆,其味甘甜,在甜味背后,还有一点可供回味的微苦,乍一吃好像不好,然而再吃就觉得好吃。我们先是把自己的吃完,最后忍不住把帮同学买的也吃掉了,回去之后只好道歉,说忍不住全吃光了——真是年少时候才能做得出来的事。几年后脆梅成为超市里常见的零食,我也曾买过几种来尝,但始终没有吃过像那年那么好吃的青梅了。

在南京时,明孝陵的梅花有名,年年初春,少不得要去游玩一番。孝陵的梅树高大,满坡遍植,花时爬上坡顶往下望去,真如红白相间的云。有时遇上雨天,要更好一些,走很久也没有一个人,只有梅枝含着雨水,梅花的香气很清。梅花谢后,一些梅树上结出梅子,等到梅雨时节,青青转黄,熟得透了的,跌在树下,跌出薄薄一层。我心里好奇,捡过几颗来吃,实在是酸得很,轻轻啃几口,剩下的只好揣在口袋里捏着玩罢了。

这时节我开始喜欢上梅子酒,超市里卖的普通的瓶装酒,约在十三四度左右,很适合我这样平常只爱喝甜甜的米酒的假酒徒。同门聚会时闲饮,总会要一小瓶,每人客气地分得一两小杯,只是喝着玩罢了。极偶尔地,我买一小瓶梅酒回来独自喝,宿舍里无下酒菜,就这样一口一口喝完,可得半小时的微醺。三四年前端午,一位朋友给我寄来他家自酿的梅酒,山里野梅树上摘得的梅子,已泡了一年多时间,收到时打开看,小小的梅子已皱缩成一团,沉在微黄的酒底。这是我第一次喝人自家酿造的梅酒,一入口便知道不像超市里卖的梅酒那样低度,是用白酒所泡,一年时间里,酒气已经褪去,然而喝起来很有劲,也不甜得过头,滋味十分浓厚。

这几瓶酒很珍惜地喝完之后,我便一直想着要自己泡梅子酒,一直也未曾付诸行动,梅子的季节倏忽易去,人却总是拖了又拖。有一回清明去泾县,看见人家门口一棵梅树上结了累累的梅子,爱之不足,在树下徘徊,想着要是自己家的就好了。直到去年五月,有一天在微博上看见另一位朋友发她三年前做的梅酒的照片,还剩下底子的一点点,说,“已成琥珀浆,入口甘美”。照片上的梅酒透着一点琥珀色的光,的确十分美丽,我一下子心动起来,于是问了做法,淘宝上买了青梅和泡酒的罐子,又去超市买来冰糖和四十几度的白酒,终于开始做起来。做法其实极简便,将梅子在盐水里逐个洗净,再在流水下冲净,拿出来稍稍沥干水分,用牙签除去残存在梅子头上的蒂,然后在梅子身上扎上小洞。冬天时看《海街日记》时,里面有做梅子酒的镜头,大姐和最小的妹妹坐在老屋的缘侧上,用竹签在梅子身上划字,那时候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,到这时才明白是为了去涩。不去涩的梅酒不能久存,超过一年,便会发涩,难以入口。将梅子在盐水中浸泡一夜,也可以去涩,方法要更简便一些,只是那时还不知道罢了。

海街日记里写好字的梅子,很可爱。

忽然想到可以在梅子上写喜欢的人的名字!

(好像很莫名其妙哈哈,喜欢的人好可怜)

梅子处理好,泡酒的瓶子烫好、晾干,然后一层梅子一层冰糖将它们铺进去,最后灌入白酒,封好盖子,梅子酒就做好了。接下来所需的,只是等待的时间。三个月后,梅子酒可以喝,然而想要酒的滋味更好一些,接下来的大半年里,我都没有再动过它们,只是拿出来看过一两回,梅子变成黄色,冰糖逐渐融化,轻轻摇一下,就游丝一般流动起来。一年过后,四月里我想起放在橱柜最里面的梅子酒,取出来看,酒已经变作淡淡的夕阳颜色。取一个小杯子,倒出一杯,轻轻舔了一口,梅子的芳香浓烈——唔,这是自己酿的酒啊。

前几天做了今年的梅子酒,因为这些天后台总有人发梅子酒的关键词,我又没有设自动回复,所以重新写一篇,说一下做法。梅子、白酒、冰糖的比例差不多是:梅子2KG,白酒1.8L,冰糖G—1KG。不想用白酒的,也可以买低度的清酒或伏特加,口味可能会更柔和一些,我没有试过,不太清楚。

今年买的云南的梅子,比去年的梅子小而红,我更喜欢这样的,觉得更秀气一些。为怕麻烦,同时买了卖家的土冰糖,收到后的夜里,把梅子用盐水洗净,再在盐水中浸泡一夜,早晨起来再冲洗一遍。洗梅子时,梅子发出咕噜噜的声音,让人想起轻雷的声音。很清晰地闻到梅子的香气。洗过的梅子稍稍沥水,用牙签挑去所有梅子蒂,以便去涩。然后摊在篮子里,晾晒至干。把冰糖锤碎,溅得到处都是,明年或者还是用单晶冰糖算了,然而土冰糖的颜色的确更黄一些,泡出来似乎好看一点。洗净瓶子,晾干。黄昏时将梅子和冰糖一层一层放入瓶子,再灌入四十三度的白酒,这时也闻到明显的梅子的香气。冰糖不小心锤得很碎,很快就融化了,沉到瓶底去——梅子浮上来。夜里去看时,已经开始滋生出黄色的斑块,又一个白天后,就已经全都变黄了。

梅子用盐水洗净

再在盐水中浸泡一夜,我也只放了一点点盐,盐水应该很淡吧

稍稍沥水后挑去所有梅子蒂晾干

准备好冰糖

准备好泡酒的瓶子,特意买的madeinJapan的,

最后意外发现和《海街日记》里的梅酒瓶子似乎是一样的

《海街日记》里的梅酒瓶,在大姐身后的桌子上倒扣着

拿了两颗梅子在玩的小默

一层梅子一层冰糖,然后把酒倒进去,就泡好了

另外一瓶

合影,最右是用土冰糖泡的,

中间是土冰糖不够了又加了点超市买的多晶冰糖,

最左是完全用的超市买的多晶冰糖,颜色确实淡一些

去年的梅子酒

去年的梅子酒,梅子的香气很浓

PS:去年还做了青梅露和青梅酱,今年没有做,想看青梅露和青梅酱做法的可以点左下角的阅读原文,去看那一篇里的做法。

苹果用户赞赏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youcaihuaa.com/yhzp/8022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热点文章

  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
    推荐文章

    • 没有推荐文章